首页 苍茫云海间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47节
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
今嬛一哽,慢慢转头看向赵元,清平轻咳几声道:“那影楼屋顶檐角的轮廓与昭邺是有些近似,我还以为是自己错眼了,但今大人如何得知此处是温兆永的手笔呢?”

今嬛呵呵道:“李大人不知,似温兆永这等大家,所经手的地方必会留下印记。”

她翻转那朵花,其中一瓣上刻着行蝇头小字——

“水月本空,幻境凌虚;作梦中梦,见身外身。”

落款紧挨着字旁:温兆永。

今嬛道:“碧落城怕是后人附会所称,依我所见,这地方,应当叫水月幻境才是。”

赵元在一旁小声道:“此地水倒是很多,却不见月亮,不知如何作水月幻境之说呢?”

清平与今嬛同去看她,赵元后退一步,讪讪道:“学生不过是胡言乱语,许是还未天黑,月亮还没出来……”

今嬛给自己顺了顺气,不去理会,转过身去将莲花交给侍卫保管。清平捏了捏眉心无奈道:“峥嵘栋梁,一旦而摧;水月镜像,无心去来。此偈语中水月二字本为虚幻之景,不是什么水和月亮。”

清平偏过头去,见今嬛似是想笑,又强忍住了,只是肩膀抖的厉害。她深吸口气,对赵元低声道:“你若是要装傻也需有个限度,此案与你涉足过深,如能功过相抵最好,但仍要有人为你出面说情……本部的意思你可明白?”

赵元思量片刻,期期艾艾道:“那这位大人,看传奇话本吗?”

清平紧皱的眉心舒展开来,她想自己约莫是疯了才会与赵元说这些,瞧赵元那副全然无知的蠢样,也不知是真傻还是假傻。

这时侍卫轻声道:“大人,今大人已经进去了。”

清平倏然回头,庙门大开,台阶上已经不见今嬛的身影。她也不去管赵元了,掀起衣袍快步而上。踏入庙中时脚步有些重,从门檐上落下几线灰,庙中黑暗不见五指,便听一人道:“大人,此处有火台,可要点上?”

昏暗殿中听今嬛的声音传来:“点上吧。”

火光渐亮,很快照亮大殿,只见几道影子显现在光中,却是几尊白玉人像。这些人像都是姿态曼妙的女子,面容宁静恬淡,身披轻纱,头戴镶满宝石的发冠,满身尘埃无言注视着大殿中的来客。

殿中却不见主神神像,本该放置神像的地方却是一个巨大的圆台,围绕台边绘着奇特的符文,正与墙上的壁画相连。圆台尽头有一扇门,如今是紧闭的。而整个神殿除了那几尊人像,便是满墙的绘画,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东西。

清平扫了一圈四周墙壁,上头所绘的都是与神有关的故事,但在这些壁画中,云髻高耸的女神面容始终模糊一片,似乎是画师有意而为,并不想让世人见到神的真面目。

清平联想到岳瑾所绘的那些人像,原来金帐的神本就无面目可言,全凭人肆意涂抹。

今嬛道:“如此看来,这教派入我朝后一改蛮夷之俗,连她们的神,在外貌形容上也渐贴近代人的装扮。”

清平走近圆台边,这台子让她想起昔日在鸣沙湖畔所见的祭台,符文几乎相同,她道:“样貌只要稍加修饰,定然能改,但本性,却无论无何都改不了的。”

她铮然一声拔出长剑,以剑尖轻刮过落满灰尘台面,一片黑色碎块落了下来,露出台面原本洁白的色泽。侍卫用白布拈起碎块,刚要捧到她面前,清平一脸厌恶,摆摆手道:“不用看了,这台上都是血。”

今嬛骇然不已,这圆台如此之大,不知要耗费多少血才能铺满台面。何况这层血痂厚如指盖,定日积月累,新血覆盖旧血而致。

虽是间隔百年,但这殿中的血腥气息丝毫没有散去,那些被施以酷刑挣扎扭曲的人脸仿佛近在咫尺,不知为何,今嬛只觉得头晕的厉害,诸多幻象接踵而至,耳边是尖锐痛苦的呐喊。

清平见状伸手扶了她一把,问道:“今大人,可是身体不适?”

今嬛揉了揉额角,勉强道:“可能有些不适……”

清平侧过头去,见火台上火焰熊熊燃烧,吩咐侍卫道:“去把火灭了,若是里头有东西,就丢出去。”

侍卫们依言而行,说来也怪,这火一灭,今嬛陡然清醒了不少,那幻象与刺耳尖叫也不见了。清平示意缩在角落的赵元过来扶今嬛,道:“殿中积尘太多,扶今大人出去歇歇吧。”

今嬛脚步虚浮头脑昏沉,本想说些什么,硬是被搀扶了出去。清平见她出了殿门,与侍卫沉声道:“取些水来,要多。”

这圆台必定不是单做祭祀之用,这么大一个台子,哪怕藏东西也够了,只是这所藏之物,到底要如何显形呢?

水囊很快送来,清平将水全部倒在圆台上,血迹凹陷处有纹路隐现,水便顺着下凹处缓缓流动。她命人取来火把,仔细盯着水流动的方向,不过片刻,水已经布满圆台,那些充满水的纹路,俨然勾勒出一个繁复的法阵。法阵中九只形如眼球的图案或睁或闭,不一而同,她踱步在台边,一边看一边比对边缘所绘的符文,以白布蒙手按在眼球图案之上,微微用力便能扭动。她依次扭转那些图案,待白布上沾满了粘腻血迹后,圆台依然不见任何反应。

这也算意料之中的事情,清平想着干脆让人砸了这个台子算了,却听背后一声脆响,随之便是沉重的机括声绕着台子接连响起,她讶然回首,圆台正中央升起一根白柱,托出个通体漆黑的箱子。

这箱子严丝合缝,浑然一体,只在开合处留有一金扣。清平将它打开,只见箱中放着几卷古卷,这些卷轴外罩镂空金丝罩,以碧石点缀,一看便知不是凡物,想必定是金帐传教时带入中原的密卷,说不定还记载着此教的起源。但她无暇去打开这些珍贵的卷轴,只将它们取出搁置到一边,着侍卫看管,复看向箱底。

箱底放着一个玉盒,清平取出时手都在不自觉颤抖。玉盒中呈这一本册子,大小等同寻常书籍,她瞳孔微缩,捻起一页单薄的纸张,只见上头墨字红印,历经百年仍旧如新。

随着一页页翻过去,她心中愈冷,如坠寒窟。待翻完最后一页纸,她合上书册,闭眼长叹了口气。

原来竟是这样。

做梦中梦,见身外身,人生若真如一幻梦,所求不过是镜花水月,徒费光y数载,究竟是为了什么?

刀剑相交声遥遥传来,庙门边有人扑倒在地,她手抚过书册向外看去,一人头戴兜帽,立在明暗交界之处。

清平拿着书册对她挥了挥手,道:“毕述神使远道而来,为何却无一点为客的谦和?”

那人摘去兜帽,露出冰雪一般的面容,幽蓝眼眸暗藏戏谑,她微笑答道:“天下可一夕翻覆,千百年不外乎如此,成王败寇,又何来主客之分?”

第194章扑朔

清平亦是报以微笑,她冷不丁地撕下一页,靠近火边点着了。骤然而起的火光照亮她眼中的冰冷,纸上的字迹被吞噬殆尽,化作余烬落在圆台上,她缓缓抬起眼,道:“既然神使连天下都不曾放在眼里,又何须在意这本名册呢?”

毕述微微扬眉,左手从披风中露出,握着一把黄金短杖。她的手拂过镶满宝石的杖头,似笑非笑:“这地方是不是有些眼熟,与鸣沙湖边的祭台有些相似?只是多年未曾献祭,血已经干了。”

清平眉心一跳,抬手唰地撕去几页,正要放在火上烧了,毕述却开口道:“何必这般决绝,阿月来,你将东西给我,我便叫外头的人住手,饶她们一条性命。”

在她们对峙间,殿外的刀剑声一直没有停下,清平知道那些侍卫必然不会是普通人,原随既然敢让两位朝廷重臣亲入深山涉险,必然不会没有布置。碧落城所处之地群山环绕,便如同一瓮,至于要请谁入,已经不言而喻。

清平答非所问道:“神使叫谁,难道这殿中除却你我之外,还有他人?”

大殿中仅有两只火把,一只在圆台边上,另一只则在白玉人像附近。毕述走过去拿起火把,随着火光移动,照出人像低眉敛目的脸。她手略微一顿,最后停在一副壁画前,借着火光去看墙上的壁画。壁画上云气弥漫,覆盖了整面墙壁,从海面升起一轮圆月,清辉之中神女螓首低垂,是温柔无比的姿态,只是面容仍是模糊。她淡淡道:“从你踏入金帐之时,便已抛却俗世中的姓名,阿月来,做神侍不好么?”

“若是换一换倒是挺好的。”清平瞥了她一眼,漫不经心道:“神使若是不介意,偶尔换个身份,也是种别开生面的体验。”

毕述闻言转过身,黑暗大殿中,唯独她二人身旁各落一片光明,如同相隔天堑。

毕述将火把cha|进一尊人像的臂弯里,手中短杖转了转,笑道:“原来你已经知道了……既是如此你更该明白,究竟谁是主,谁是从。”

清平嗤笑一声:“装神弄鬼的把戏贵教玩了这么多年,难道还没玩够?若真有这种神通,何必布下此局,大费周折地来寻这只箱子?”

她忽地转变了主意,将手中剩余的一张纸连同书册一起放回盒里,道:“虽说有人做了蠢事,但到底这蠢事还未到不能挽回的地步。这份百年前世家叛国通敌的罪证,李某自当呈于陛下。而神使你,则不要妄想拿着这份名册兴风作浪,此地不是西戎,也永远不会成为西戎。”

毕述低声笑了起来,如同自言自语般道:“那时……我真该把你杀了,皮扒下来。”

她慢步走向清平,握紧手中短杖,面上带着温和的笑意:“然后你就会被挂在祭台的边缘,在沙漠的风里变干。”她想着那个场景,突然生出了兴致,“你的血会融进沙子里,然后在来年春天,也许会长出草,也许会长出其他东西;你的皮也干的不能再干了,头被割下来挖眼拔舌,和那些在祭神礼上的无用之人一样,谁也不会记得你叫什么……”

清平面色如常,眼中映着火光,显得极为透亮。她将手放在腰间长剑上,拇指向前轻无声推出寸许,看着毕述步步逼近。

毕述仿佛意犹未尽,在想象中将她扒皮抽骨,而后露出一个惋惜的神色,道:“和那些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,她们死的心甘情愿,而你却是为人所叛,被出卖而来。到了现在,你竟能暂弃前嫌,与曾经背叛之人携手相行,不得不说也是种气量。”

她们此时所距不过十步之遥,清平听闻她的说辞冷冷一笑,而毕述则仔细端详着她的脸,眼中闪动着奇异的光,向她伸出手,不容抗拒地道:“如今,你还有一条路可以选,回到我这里,阿月来,神座之下仍有你的位置,我们可以联手。哪怕你也想要那个位置,也不是没有可能。”

清平敏锐地察觉到她话中所透的信息,颔首了然道:“也?原来她们之所以能勉强与你合作,受你所驱使,不过是觊觎权位,妄图谋求社稷。”

“做人不要太聪明了,”毕述向前迈出一步,“否则连死,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。”

清平拔出长剑嘲讽道:“那也比自作聪明的强上许多,至少人总该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。你以为自己高高在上,不同于世人,但你到底只是个人。顶着这个臭烘烘的名字,却连真正的名姓都没有一个,永远都活在‘毕述’的影子里……你躲在黑暗中久了,竟然认为自己就是黑暗的化身了?”

她持剑相对,漠然道:“不知道有多少人叫过这个名字,你也只是其中一人而已。什么神,什么转生,传奇话本里都不这么写了……看什么看,你不信自己是r_ou_体凡胎?那过来让我捅你一剑试试?”

毕述的面容顿时一沉,恶狠狠地盯着她,齿间迸出几个词来。清平听了一会发现她好像在用西戎语骂人,嘴角一撇道:“毕述神使,你的气量风度呢?”

话音刚落,铮地一声响,短杖与长剑撞在一起。毕述眼瞳中如同燃起了一簇火,面容也微微扭曲,压住清平的剑锋向她的脖颈边移去,冷笑道:“你以为自己又是什么东西?杀你,不过是碾死一只蚂蚁罢了。”

清平忽然撤力,猛然向旁一闪,继而反身回刺一剑。毕述不曾防备,竟是扑了个空,撞向了圆台,在听见身后的利器破空身后她狼狈翻身以短杖回挡,清平以剑逼向她,嘲笑道:“谁是——蚂蚁?”

毕述身后便是圆台,已经无路可退,她蓦然按下短杖上的一处,从杖底弹出一截利刃,寒光一闪转守为攻,竟是不顾一切地向清平面上刺去。

清平只得松了剑后退一步,毕述缓缓站起来,已经不复方才的云淡风轻,全身被杀意所笼罩,如食人野兽般森然注视着清平。她的手背上被划出了道伤口,便抬手在唇上狠狠一抹,舌尖舔过猩红血迹。

清平不动声色地道:“你这副样子倒是叫人有几分熟悉,总之——”

叮地数声接连响起,毕述悍然出手,如疾风骤雨般打压清平的长剑,利刃在半空挥出一轮寒光。清平心跳加速,屏息相抗,但终是不敌毕述的攻势,虎口一震,长剑险些脱手。

突然殿外有人大声道:“神使大人,赤白音来了!”

毕述停了手上动作,对着清平笑了笑,透出一股y冷,轻描淡写道:“我本不想杀你,但是赤白音来了,不如就在她面前杀了你——就让你的血,重新注满这祭台吧!”

清平长叹一声,道:“我方才话未说完,总之神使这不太像人的样子,着实令人怀念。”

毕述轻声道:“都死到临头了还想着拖延时间,倒不如想想是怎么个死法。”

清平眉头一扬,被她看破也未露破绽,只是彬彬有礼地问道:“不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,神使打算如何炮制我呢?”

毕述笑着摇了摇头,似乎觉得十分有趣:“扒皮不行,放血还是足够的。”

清平手中长剑虚挽了个剑花,道:“如此,就看谁的血先洒上祭台吧。”

与此同时,殿外的侍卫们与毕述带来的人正打的难舍难分,赵元拉着今嬛躲在殿后,今嬛被山风一吹清醒了几分,呵斥道:“你抖的这么厉害做什么?”

赵元果真不抖了,压低了声音道:“大人莫要声张,外头有刺客!”

此处正对着一片云海,不知不觉已是傍晚,斜阳脉脉,余晖将翻涌的云海染成金红色,一条架在半空中的小道吸引了今嬛的注意,这条道从殿后而出,直入云海,但只有半截。饶是她再见多识广,也不知道这是做何用处。她皱着眉喃喃道:“到底是做什么用的?”

赵元在惊心胆战的刀剑声中答道:“好似是……殿里的那道门的门后?”

今嬛倏然转头,震惊道:“李大人尚在殿中?”

李大人自然还在殿中,正被人压在圆台边。毕述舔了舔嘴唇,手继续下压,那段利刃与清平的脸相距不到一寸。她瞳中泛蓝,显然是情绪激动。

她此时占据上风,贴近清平含糊道:“先割了你的舌头……”

清平额头上蒙着一层汗,鬓角尽shi,闻言咬牙道:“你就这么点手段了吗?”

她猛然用力,叮铃一声长剑脱手飞出,恰巧将立在圆台边的火把扫落,她心中暗道不好,却见火焰方触及台子,便燃起了熊熊烈火,顺着台子边缘绕了一圈。清平未曾料到是这种结果,刚要扑身去抢长剑,却被毕述抵在了台边。

她与身后的火圈所隔不过半步,几乎能感受到火舌燎起头发的焦味。毕述无声一笑,收了短杖,拽住她胸前衣襟按向身后火焰,道:“天不助你,既然如此,你便葬身火海吧!”

清平半边身子已经被她扯到台面上,不得不一手与她抗衡,一手撑在台上。火光将整个殿内照亮,清平挣扎中无意抬头一瞥,忽地身体一松,被毕述又向火圈推进几分,她见清平手上失了力气,只是仰头看向头顶,她不由抬头看去——

这庙宇只有一层,故而殿顶格外高。顶上亦有壁画,银蓝色的鱼群在火光里闪闪发亮,于波涛之中簇拥着一人,那人衣袂飞扬,下半身在壁画之中,与之相融一体。而上半身则为白玉雕琢,凌空在壁画之外,手持刀剑,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殿中之人。

从这个角度看起来,她仿佛就要从壁画中飞出,但那不过是尊半身雕像罢了,不知为何雕像的眼中却是漆黑一片,y邪非常,令人毛骨悚然。

毕述呼吸一窒,手上力道松了松。清平趁机踹开她,从地上捡回长剑,将她反压在台上,低笑道:“神使何以惊心,是因为见着阿月来的神像了吗?”

毕述不料清平动作这么快,她方才被这雕像给弄的心中一惊,不过片刻失神却错失了大好时机,令局势陡然翻转,两人相互抗衡间清平道:“你看,你到底只是个人,而非是什么神……西戎想来以褐色眼睛的赫褚人为尊,你知道蓝色眼睛的是什么吗?是被驱之南荒之地的柔兰人,与柔兰通婚所生的孩子皆为蓝瞳,西戎人将她们视为异类,让她们永居冰原,不得踏入王庭半步!”

她的声音放的格外轻柔:“所以,无论是西戎人也好,金帐也罢,如何能忍受被一个杂种所统治,不然为何大法师迟迟不肯将权势交于你,反而……心有他属呢?”

毕述呼吸急促,眼前掠过无数血色,自大法师逝世后,她杀了不知多少反对她的长老,才得以执掌大权。清平的话几乎是刺穿了她的心,掀起最深的隐密——她溃烂至今,不曾痊愈的伤口。

毕述的面容一阵扭曲,眼中闪过一抹狠厉,怒极反笑:“呵,你以为,今夜过后,这天下还会是那个太平盛世吗?”

她右手翻转,利刃向清平刺去,清平虽及时闪避,但一束头发却被割了下来,在咆哮的热浪中被吹的四散。

两人武器相击,各自踉跄后退,远离圆台。毕述唇红似血,眼瞳更显幽深,满怀恶意地道:“你们代人最重家国礼法,但从今以后,长安里就要多出一个杂种小皇帝了!哈哈,西戎人与代人生出的杂种,你们不但要供奉这个仇敌为主,还要对她三叩九拜!看看吧……看看那些道貌岸然的大臣,是如何对这么一个杂种卑躬屈膝的!”

原来她们布下此局的目的还是为了楚晙!清平瞳孔一缩,握剑的手紧了紧,仍是温言道:“那也比杂种神好多了,不是么,神使大人?”

毕述目光冰凉地扫过她的脸,一字一顿道:“我改变主意了,不必等赤白音来,我现在就将你碎尸万段!”

清平的视线移向圆台上的盒子处,两人不约而同扑向盒子,清平以长剑一扫,那盒子飞到半空中,毕述挥掌击在清平右肩,抬脚一踹,将它踢向殿门外,此时一名侍卫见状飞身扑来,大喊道:“大人!”

清平焦急道:“别管我,先抢盒子!”

说时迟那时快,那盒子被毕述一脚踢飞,正从侍卫身侧而过,她刚要去抢,毕述却打了个哨响,侍卫被身后的人猛然扑倒在地,盒子也不见了。

灰衣女人在地上打个滚,手捧盒子呈给毕述。毕述哈哈大笑,轻蔑地瞥了一眼清平,拿起盒子刚要打开,却听殿外传来一声长啸,她脸色微变,飞快将盒子放入怀中,低声道:“不好,有埋伏!先让赤白音这个蠢货去送死!”

清平抿着嘴看着她,似乎愤怒至极。毕述面上浮起一个笑,十分享受她的这种情绪,悠然道:“你不妨猜猜,今夜会发生什么?”

作者有话要说:小病不断,大病不乱!

今天继续去看病好了==

第195章未可

两日前,长安。

流云轻缓掠过天际,晴空之下,琉璃瓦折s,he出耀眼的金光。殿宇之上描绘着身姿华美的凤鸟,展翅翱翔在云霄之上,高扬着头,俯瞰着整座皇宫。

秋深露浓,霜天高寒,随着正午一过,日光渐渐稀薄,宫宇间被蒙上层冷然的霜色,于青砖石块铺就的宫道上显出几分迷蒙来。

有风吹来,殿外顿时落下了一阵金雨,几点桂花落入殿中,浮在一片清浅的绿水中。

水面荡起几圈涟漪,又归于平静。桂花在水上打了几个转,而后水中浮起一只色彩斑斓的锦鲤,大摇大摆地以嘴轻触桂花,倏然张大了嘴一口吞下。接着它甩了甩尾巴,似乎觉得滋味不错,又接二连三地吞了水面浮着的几朵桂花,脊背略浮出水面,似乎在等着桂花落入水中。

“臣观陛下这小鲜,未免有些太大了吧。”

锦鲤听见人声也不畏惧,反而高昂起头,十分期待地在水中转了几个圈,一只修长的手攥着鱼食松开,锦鲤贪婪地吞咽着食料,继而贴上那人的指腹,绕着圈来回打转,似乎仍在乞食。

楚晙顺着鱼脊摸了摸,手上沾了些水,转身答道:“鲤鱼性贪,见着什么就吃什么,初到殿中不过一手长罢了,宫人不知这鱼的性子,只是喂食喂的频繁了些,如今却长成这般肥头肥尾的样子。”

陈琦含笑站于一旁,道:“可见陛下近日,于喂鱼来颇有心得。”

楚晙目中光华流转,手在青花瓷缸边缘叩了叩,道:“欲要取之,必先予之。若是这饵不够大,鱼又怎么会上钩呢?”

陈琦答道:“如今鱼饵已经够大了,这浮上来的鱼,也越发大胆贪婪了。”

楚晙微微一笑,发间垂落下的明珠轻晃,她宽袖微摆,落下几点桂花,缀在天青色的常服上,衣袖间沾染了淡淡桂香,她轻声道:“沈明山那里还未有什么动作吗?”

从窗外吹来一阵风,她侧头去看飞檐外的一角碧蓝,目光落在花枝垂垂的桂树上,细花簌簌而落,清雅动人。只是一瞬,她便收回了视线,手却不知不觉地抚上了腰间的白玉玉佩。

陈琦只道:“沈阁老那里不曾有什么动作,倒是内阁其他几位大人,近来倒有些……”

楚晙冷冷道:“这便是她的高明之处了,不到紧要关头,绝不轻举妄动,既不贪功冒进,也不错失良机。”

她起身走了几步,目中渐冷,道:“且看着吧,辰州一事,便是她的由头。不安分的人始终蠢蠢欲动,朝堂,世家,六州,皆如此类,为利所驱,因利相连。沈明山不过是瞧准了这点,才敢如此行事”

陈琦静默不语,片刻后才答道:“若真是这般,那牵动的,怕便不只是一个内阁了。”

楚晙手中捻了朵桂花,轻慢地揉着,漫不经心地道:“这旧伤总不能一直捂着,便能假装太平无事了。终归是要叫它流血流脓,好好发作一番,才能痊愈。”

陈琦呼吸一顿,额头冷汗涔涔,原来皇帝根本没想要放过任何人,上至朝堂,下至世家,都被拢进此局,谁也难逃一劫!

楚晙似乎洞悉她的想法,摩挲着腰间玉佩,直到它变的与体温近似,指尖抚过玉佩上的新痕,仿佛是在触碰着一个人的心,她垂下眼眸,又是一阵出神。

陈琦不知她在想些什么,只觉得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叫人心惊。从此局布下开始,一步步走到现在,每个计谋都堪称ji,ng妙,看似毫无章法,如乱珠般散了一地,但那根线,始终都在一人手中握着。她要这局散,要这局乱,只在这宫闱之间,心念之中,便可扰乱局势,迷惑人心。甚至不惜以身犯险,作饵诱敌,事已至此,陈琦每每忆起前事,都觉得像在深渊边走了一遭,她虽涉事极深,但仍有些事看不明白,也不敢去细想。

心惊之余,陈瑜更是感到畏惧。人心不过方寸,而方寸之间,高下已分。皇帝遇事太过冷静,就好像一切都在她指掌之中,翻云覆雨亦不过一瞬。她心志如剑,斩尽诸般来阻,坚不可摧。

陈琦低头,瞥见她手摩挲着玉佩,心中疑窦丛生。

这玉佩半旧不新,模样也十分奇怪,但无论皇帝穿什么,都要将它挂在腰间。

这到底是为什么?

还未待她深思,便有宫人来报,说是大理寺卿入宫求见。

楚晙便道:“去请恭王殿下来,在芳泽殿中等候。”

大理寺卿怀揣着一份新出炉的供词匆忙入宫求见,如她意料之中,皇帝卧病在床,政务都暂交由恭王打理。

芳泽殿中金桂飘香,怡人心神。恭王坐于殿中,大理寺卿上前行礼,道:“先前陛下圣体安康之时,曾下密诏命大理寺会同刑部彻查使团叛国一事——”

恭王道:“看来此事已经有眉目了?”

大理寺卿掀起衣袍跪地道:“回禀殿下,从前越王府中所抄查出的证据,加上废王……府中所得,其门客仆役、府邸官员口供,都在此了。”

宫人呈上一叠厚厚的供词,恭王略微一瞥,见其上手印新旧皆有,示意宫人退下。

那宫人端着木盘绕进博古架后,连头也不抬,跪地将供词呈上。

陈琦将木盘端起,低声请示皇帝:“陛下,可要——”

楚晙道:“不必,先听。”

大理寺卿的声音从殿中传来,却是清晰无比:“……下官有一个不情之请,还望殿下恕罪。兹事重大,还需得一人供词方可。”

恭王问道:“是谁?”

大理寺卿答道:“礼部侍中,李清平李大人。”

第47节

恋耽美

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