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不成是景安侯知道自己的宝贝蛋受伤,赶紧派人来撑腰了?
确实拳头硬,才是真道理。
温梨笙一想到自己的约束终于解除了,就高兴得跑到院中原地转了几个圈圈,然后迫不及待的跑出了温府。
日子马上进腊月,沂关郡位于北境,一到冬日就冷得厉害,温梨笙只穿着墨红色的夹绒短袄长裙就跑出去,鱼桂连忙抱着氅衣跟在后头:小姐,把氅衣穿上!当心冻坏。
她坐着马车一路直奔谢府,路上也不知道是冷得还是激动的,一直在搓手。
等到了谢府门口,下车一看,就见门口果然里三层外三层守着的全是侍卫,温梨笙本来还想着要用什么理由求见谢潇南时,却没想到这些侍卫压根就不拦着她。
她看着这些目不斜视的侍卫,径直走到谢府前,拍上面的门鼻环,拍了几下之后没有回应,她等了一会儿,又拍了几下。
而后门从里面被打开,护卫看到是她,露出惊讶的神色:姑娘可有什么事?
我找世子。
护卫说:我家主子现在不在府中。
温梨笙一愣:他去哪里了?
城西有户人家的女儿及笄大办宴席,邀请了我家主子,姑娘去那里寻应该能找到。
及笄?温梨笙露出个笑容,点头转身离去。
好的很,她惦记了那么长时间,一出门就第一个跑来谢府,结果谢潇南跑去参加人家女儿及笄礼的宴会。
温梨笙站在谢府大门口,没忍住鼓起了掌。
哈哈哈哈,好你个大反贼!
温梨笙生气地瞪了门口的侍卫一眼,气冲冲的回到马车上:去城西,我倒要看看哪家的漂亮女儿及笄,还要大办宴席庆祝。
马车驾往城西,地方相当好找,因为那家宅门前堆聚了不少马车,来参加宴席的人很多。
温梨笙下了马车步行到宅子门前,一抬头就看见上面挂着一个牌匾,上书两个大字孙宅。
温梨笙:
巧了不是?这地方她可太熟悉了,那不正是前世她要嫁去的夫家吗?
温梨笙记的很清楚,她当日就是穿着沉重华贵的嫁衣从这道门槛里跨进去,行过宽阔的庭院和四面透风的大堂,过了一道两开的拱形门之后,就看到院中她那尸首分离的未婚夫君,和站在院子那头,漫不经心地擦拭长剑的谢潇南。
第59章
孙宅大门敞着,不少人从温梨笙身边过去,提着贺礼踏进门槛。
温梨笙是半道来的,并没有准备什么贺礼,就随便跟在一个衣着华贵的妇人身后混进去。
前世嫁给孙家本就是温浦长万般无奈之下的决策,此前温梨笙压根没有与孙家人打过交道,只知道她要嫁的那人名叫孙鳞,孙家的嫡长孙,十二岁之后就一直在奚京念书,只有近年关时才会回沂关郡来。
孙鳞有个表叔,在奚京当武将,品阶不低,这也是孙家在沂关郡比较出名的一个原因,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,只要爬到了奚京的朝堂上,在沂关郡都是处于高位的存在。
哪怕孙家并没有出什么厉害的武状元和大官。
温梨笙到现在都不知道她爹把她嫁给孙家的原因是什么,她只是自己猜测可能是觉得孙鳞的表叔是武将,在乱世中有自保的能力。
温梨笙跟着旁人混进去之后,一抬眼就看到宽阔的庭院里站满了人,不少人提着贺礼,在桌子边登记,除此之外她还看到了不少年轻的男女往里走。
也是,孙家嫡女的及笄宴,如此大办的目的还是很明显的,就是要告诉别人这姑娘及笄了,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。
不外乎是一场较为热闹的相亲宴而已。
温梨笙之前来这地方,留下的记忆实在算不上好,那时候的孙家站的都是谢潇南手下的将士,一点吵杂的声音都没有,安静得整个大宅子仿佛许久没有住人似的。
鱼桂抱着雪白的氅衣两三步走到她边上,低声道:小姐,快把氅衣穿上吧,天冷了当心冻凉。
温梨笙眼睛扫了一圈,见周围的男男女女都没有穿这样厚重的外衣,本来冬日里穿得衣服就厚实,在套上这一件行动便很不方便。
她一下有了借口:别人都不穿,就我穿,我哪有那么娇气?
沂关居于大梁之北,一到冬天就冷得厉害,但温梨笙自小在这里长大,已经习惯这里的寒冷,倒不至于走到哪里都裹得严严实实。
她绕过人群往里走着,到了一处四面透风的大堂,堂中也聚了很多人,但较之外面庭院里的那些,这里的人看起来衣着更为华贵不少,甚至还有几个她眼熟的大人,有些是居于她爹之下的小官,有些则是城中还算有名声的家族。
这些倒不一定是孙家结交的,不过也不缺人想与孙家攀交情,赶上孙家嫡孙女及笄,那肯定都要来瞧瞧。
前世温浦长要她嫁给孙家的时候,温梨笙自是老大不愿意了,但温浦长说孙家虽然没什么建树,但有个在城中当大官的表亲,单是这点,孙家的那些姑娘都让沂关郡的人争破头了。
嫡长孙孙鳞更是议亲的热门人选,但温梨笙没见过这人,也不打算跟他成亲,温浦长当时对她说,你只管成亲,剩下的交给我就行了。
后来温梨笙很想再见到她爹,问一问你知道孙家人都被杀了的事吗?
真好呀,转眼孙家最小的嫡孙女也及笄了。有人在旁边议论。
不知道谁能议成这门亲事,我听说一年前就有人盯着上门来说亲了呢。
你不知道孙家这次邀请了景安侯世子吗?
那人发出吃惊的声音,压低了嗓门道:这孙家是在做什么梦啊?就凭他们还想攀上谢家?
谁知道呢,那世子正是年少的时候,又离家远,身边也没个伴儿,若是真看上了哪家的姑娘,能不带回奚京去?
也是啊。
你以为今日来孙家的那么多人,都是冲着他那嫡孙女来的?至少有七成是冲着世子而来
怎么都没瞧见人呢?
年轻点的孩子都在后院呢。
温梨笙在旁边偷听,觉得十分有道理,孙家绝对是这个目的,不然人孙女及笄邀请谢潇南来干嘛,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。
她听了一会儿之后,就继续穿过人群往前走,行过大堂便往着后院去,还是记忆中那扇拱形门,门口站着守卫,看了温梨笙一眼却并没有阻拦。
从拱门进去,就是一个很大的庭院,这座院子景象很别致,当中还有一个人造的小水池,池上有一座小弯桥,另有假山花圃,当中是一条用青石砖铺成的路。
寒风迎面吹来,她搓了搓有些冰凉的手,就看见庭院里站了稀疏的年轻男男女女,皆穿着锦衣华服,戴着精致的首饰,放眼望去竟还有几个熟人。
沂关郡不算大,处在上层阶级的人也统共就那么一点,所以只要城中有哪个大家族办宴席什么的,温梨笙只要一去,准能碰上熟人,就想先前梅家酒庄那样。
由于现场气氛过于热闹,并没有人发现温梨笙进来了,她往里走着,转头四处张望。
梨子。突然有人唤她。
温梨笙转头,就看见杜瑶从不远处走来,到她面前就亲昵的握住她的手:你也来了呀?
杜瑶穿得厚实,一双手热乎乎的,覆在她有些凉的手背上。
自打那次拜月节之后,杜瑶就彻底放弃了与沈嘉清结亲的念头,不过她倒是很喜欢温梨笙,一直惦念着何时找她玩。
只是那之后温梨笙去了峡谷的山庄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回来之后就一直在家中闭门不出,杜瑶曾上门找过一次,但被婉拒了。
温梨笙突然出现在这里,让她很是惊喜。
杜瑶正愁着没人说话聊天,看见她之后就抓着不放手了,将她带着往里走,温梨笙说:我还真没想到会在这遇见你。
我这不是到年龄了嘛,我爹娘先前也物色了几个,但我都不喜欢,就央着我爹娘同意让我来这里看看,杜瑶道嘴上抱怨道:无趣的很,早知我就不来了,那些男人都盯着施家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