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先婚后爱文妖艳小妾她咸鱼了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先婚后爱文妖艳小妾她咸鱼了-by皇小帝(27)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
白芙蓉看的泽朝话本里,倒没有敢写本朝的,但是写前朝的流行志异里,就有将一位宠妃说成修炼千年的狐妖披了人皮化生的,懂得魅惑摄魂之术,所以才将君王迷得丟了魂魄的。

子不语怪力乱神!太太立马斥责,但此时本来就是在聊闲篇儿,她并没有沉了脸色,而是一种笑骂的感觉,你敢拿贵妃比如此小心传到贵妃耳朵里,把你个泼丫头拉去拔了舌头。

太太身后的嬷嬷是在宫里做过宫女的,也捂嘴笑了:这些年陛下身体不佳,贵妃要为陛下积福,近些年还算是温和了,贵妃年青些的时候,凡有敢妄议娘娘一句的,便就是提一句娘娘比陛下年长的岁数,娘娘都要叫人将那些宫女太监拔了舌头,昔年,甚至还把一个小才人的舌头都给拔了呢。

太太救我!芙蓉再不敢了!白芙蓉就做惊恐万分状,着急忙慌地捂自己嘴,又从指缝里发出闷闷的声音,本来就不讨人喜欢了,要是没有舌头说不了话,那不是太凄惨了。

虽则太太等人也常嫌她言行无状,但是这些活灵活现的夸张表情,在别的后辈媳妇妾室身上,还真看不到,此时别说太太,就连余沛宁都不禁唇角微弯,王思萱也拿绣帕掩了唇角,都笑了起来。

余沛宁温言道:太太逗你顽呢,你在咱们府里这几个人一起闲谈两句,咱们又没谁会出去说的,贵妃娘娘哪里会知晓,然后来与你计较呢。

每当这种闲话八卦的时候,大家方能短暂地从彼此身为妻、妾的身份中,或多或少地抽离了出来,白芙蓉忽而恍然觉得,抛开余沛宁因为重生一遭,从二十多岁回到10岁重新长大、另择夫君,心理年龄有三十余岁,这一屋子不管是宅斗狠人的正妻、还是苦心算计的贵妾,都只是几个放现代还在无忧无虑地上高中,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呢。

白芙蓉这才接着问:太太就给我这没见识的讲讲古罢,贵妃长得有多美?贵妃怎么就这么得宠了?且让芙蓉开开眼界吧太太~

太太又笑了白芙蓉两句,才娓娓道来:有多美?贵妃呢,我每年入宫领宴也能见到,自然是雍容万方的了,不过皇后在世的时候,有评过那时候还是容妃的贵妃,只说是三宫婢同行,则有一容妃也',你们说,贵妃容姿如何?

哦~~白芙蓉故意恍然大悟似地拉长了嗓音叹一声,又捂住嘴,意思是她知道了,但她不敢说。

太太这才继续:至于殷贵妃怎么能得宠,那还得从先帝时辅政大臣之首孙太傅把持朝纲,皇后贤妃分为为首辅大臣孙太傅的女儿与侄女,外戚势大,后妃二人横行宫闱说起

帝妃轶事

要说殷贵妃的得宠原因,她这个老妇怎么就让皇帝情有独钟,就自然要提到皇上的幼年经历,那便要提到先帝朝的后宫形势,要解释殷贵妃年过五旬还能继续独占帝心的的原因,那就要说到她诞下的唯一健康的成年皇子七皇子,顺着又得解释一下前面的几位皇子是怎么没的。

说来就是很长很长的旧事了。

泽朝现在执掌天下的帝皇是本朝第三位皇帝,本朝开国皇帝高祖戎马一生、驰骋天下,从只占了一县之地开始,用了二十多年结束乱世、驱逐北羌,打下来了泽朝江山,但却也在连年征战中痛失已成年的长子和三子,自己也留下了满身伤病。

高祖登临天下后勉强撑了四年,基本将泽朝的统治稳固,就薨逝了,高祖之二子则是襁褓中就已夭折了,皇位只能传给年仅13岁、尚是半懵懂少年的第四子,即是先帝□□。

高祖本身安排了三位辅政大臣共同辅佐朝政、互相制衡,又以威国公掌北方七省兵符以稳定边防,令海侯则执掌海防,但其中一位辅政大臣居然意外壮年暴病而终,另一位辅政大臣是当时的左相吴相爷,则被孙太傅以权斗之术打压排挤,终被架空。

最后孙太傅大权独揽、又将女儿大孙氏嫁给先皇为后,一时,挟天子而号令天下。

孙皇后挟母族之势,把持后宫、不敬帝王,除同为孙氏一族之女的贤妃外,不许先帝靠近任何女子,凡有皇帝临幸的女子,若是不曾怀孕,靠着对皇后与贤妃恭敬侍奉,或还能苟全一二,但凡有怀孕被查出或显怀者,孙后毫不顾忌先帝,立刻一尸两命直接上板子在宫中打死示众,称:帝若有嗣,则必为孙氏血脉。

但越是这样,先帝越是宁亲近宫婢或是无女子可亲近,也不愿与后妃二女同房,后孙氏一族被夷三族后,先帝曾与近臣回忆当年,称:若真如孙氏父女之意,与孙氏诞下皇嗣,只恐幼子能言之日,就是朕被驾崩宫中之时。

时先帝德妃在母族于宫中的势力庇护之下,悄悄在宫中诞下一子,刚满半岁,就被孙后搜出,指示贤妃将小皇子活活摔死,溺于夜香桶中,其状可悯。

德妃当夜就发了失心疯,而这个孩子,先帝每于忌日想起,执掌天下之尊,也都会涕泪俱下。

而今上,是先帝悄悄幸了一个宫女生下的,后来这个宫女自然母凭子贵,虽然没能活着享受到荣华富贵,死后却被今上在登基后追封为太后,配享太庙香火。

那时后族煊赫,孙皇后在后宫中也势甚嚣张,先帝得知自己无意临幸的宫女居然怀孕了,也怕哪日孙太傅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弑君,只想起码先为郑氏嫡支皇族留下血脉,就将宫女藏到死忠掌管的掖庭之中,假充貌丑体肥的洗衣婢以掩人耳目。

而现在的殷贵妃,就是当年怀着孕还要劳作的太后身边,一同浣衣的一个11岁低等小宫女,因口齿伶俐、善解人意,又时常愿意帮助身子重的太后多干点活儿,被太后认作了干妹妹一般的存在。

直到先帝终于扳倒孙太傅,7岁以前,今上都被隐姓埋名藏在掖庭之中,因不能惊动孙氏一族,只能靠着掖庭宫人们以自己的份例挤出来供养,而太后本就身体纤弱、还身量未足就获幸产子,又久居掖庭也没有良好的医疗和生活条件,在今上3岁多的时候,就默默死在了掖庭的宫人窄床上。

这个藏在掖庭的宫女,她在凋谢死去的时候,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儿子会成为皇帝,自己以后会被追封为太后,成为一个令全族都获得荣光的女人。

母亲逝去之后的3至7岁,都是当年还是掖庭低等宫婢的殷贵妃,在照顾不知何日才能恢复皇子身份、随时都有可能被孙后搜出来打死的小皇子。

而恢复皇子身份之后,在当今陛下的念旧之下,先帝自然许了他带自己身边照顾多年的殷姑姑继续在身边服侍。

这服侍着服侍着,纵然先帝不喜、伦理上亦有微瑕,少年慕艾的皇子有意、青年未嫁的宫女有情,跨越12岁的年龄差,两人也悄悄走到了一起,今上放着当时豆蔻青春的太子妃不要,就爱这已经是老姑娘的宫女殷氏。

后来先帝驾崩,泽朝进入今上为皇的永定年间,没了父皇压着,16岁的少年皇帝就立刻光明正大地将藏娇已久的殷氏正式收入后宫。

虽然因为群臣力谏和太子妃吴氏母家的势力,只能将太子妃吴氏依照祖宗规矩封为皇后,但还是在封后大典的次日,立马将殷氏从无品级的宫女,直接封妃,封号容。

要知道,当今皇上的名讳,乃是郑戎,是先帝亲口所取,意望此子如生父高祖一般,文治武功、永安天下。

一年余后,殷氏怀上龙胎产下二皇子,又封贵妃。

现今皇上宫中的妃位以上妃嫔,已经仅有殷贵妃、殷贵妃宫婢出身的颖妃,加上只诞下过三公主、六公主两位皇女的端妃三人了,但皇帝即位后的前十年,后宫中有先帝时右相吴相爷家族所出的吴皇后、及容淑端丽四妃,容妃即为现在的殷贵妃,淑妃即为现在已逝去多年的威国公的亲妹宗氏。

只是二皇子降生的当年,丽妃在潜邸时所生的,年已三岁的皇长子就夭折了。

宫中的官方说法是皇长子不慎感染风寒、久治未愈而去,连陛下都承认这个说法,丽妃一族则流传,是因为殷贵妃有了皇嗣,就将皇上的长子当做了眼中钉肉中刺,就令太监在冬日里往皇长子小床上倾倒冷水,又暗暗开窗引进冷风,活活令原本身体健旺的皇长子冻毙而亡。

只是皇长子虽然夭折了,但是殷贵妃所生的二皇子,却是确实自落生下来就孱弱不已,终究还不如他的小哥哥,连一岁生辰都没有过上,就离开了锦绣成堆的皇宫。

殷贵妃经此一次丧子之痛,又内心深深怀疑是别的后妃暗害了她的麟儿,身心俱疲、憔悴不堪,而吴皇后却在二皇子忌日后的不满三月,就诞下了皇帝第一个嫡子三皇子。

慧嫔也紧随其后诞下年龄与三皇子相差不到两月的四皇子,淑妃与端妃也在殷贵妃丧子的四个月内相继被诊出怀有龙嗣。
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