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太太兴致勃勃:来来,芙蓉丫头,你说怎么打?
白芙蓉深吸一口气,算了,我一人饰四角带着她们先打着吧。
慢吞吞地说:嗯我们先把牌码上吧,搓洗打乱,这叫搓麻将\',然后背朝上两张一叠,一叠一叠横挨着摆成四溜在我们四个人面前
打了一下午又一晚上,差不多才把无癖无癞、不含特殊胡牌法、也没有换张血流等花样的麻将基础的玩法教会了老太太和太太、孟姨娘,一起的几人身边的大丫鬟和妈妈们差不多也都学会了。
学会了之后,就是上头!
就算是娱乐方式丰富,手机电脑小说游戏电视电影俱全的现代,多少人也拒绝不了麻将的魅力,凑一桌一搓就是一通宵,何况是古代的太太奶奶们。
老太太她们就像遇到了水的海绵,疯狂地吸收着白芙蓉所有知道的玩法和花样,几天就玩儿得算一癖二癞的番数都十分熟练了。
不是夸张,老太太都快激动得哭了,哎呦喂,玩了这麻将,才知道马吊也颇是无聊的,早知你还有这个麻将的玩法,你让明煜他们带个信儿给我,我早从妮子那儿回来了!这该白费了多少时间啊!
都是玩麻将的宝贵光阴啊!
因为老太太玩得快了之后也开始觉得码牌麻烦了,让工匠连夜赶工,做了古代无智能纯人工版本的自动麻将机。
就是刻了两副麻将,然后在一个屋子里弄距离不远的两张四方麻将桌,桌上都铺一块厚木板的桌板,主子们在1号麻将桌上打牌的时候,各自的丫头就在2号麻将桌上飞快地把牌码好,等主子们在1号麻将桌打完一盘,就将1号麻将桌上摆着残局麻将的1号木板搬起来,飞速而平稳地换上上面牌已码好的2号木板,1号木板则放到2号麻将桌上重新由丫头们码牌,如此循环往复即可。
琴姨娘,余沛宁,王范秋三妾也很快学会了,每天换着人陪老太太玩儿。
白芙蓉初初再见余沛宁都有点不自在,明知道一切都只是宗明煜一个人的选择和决定,但是想起小说里现在他们两本已经生发情愫,虽然白芙蓉只是小妾,不仅是被迫的当了这个小妾,而且还是自己的原身先到宗明煜身边的,理智上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对不起她的地方,依然是有了一种狗狗祟祟好像拿走了人家什么东西、哪里对不起她似的感觉。
腊八家宴
一群人打麻将打得天昏地暗、日月无光,来请安的国公爷都无语了,下了死命令:这麻将固然有趣,但却须久坐不动,实在对身体无益,他们年纪尚轻倒无妨,母亲怎可如此废寝忘食?
又跟太太嘱咐:巧云,你帮我看着,母亲一日最多玩三个时辰,一次连续玩不能超过一个半时辰,你们也不许陪着老太太整日整日的玩,就是老太太拿孝道拿什么来压你们也不行,老太天说要多打这麻将就让母亲来找我,否则谁敢陪老太太超过时间的玩这麻将牌,我唯谁是问。
白芙蓉可能是得知这个消息最开心的人了:国公爷纯孝,妾等绝不敢阳奉阴违,有伤老太太尊体。
毕竟白芙蓉是教会她们麻将牌的人,再加上白芙蓉打得实在,从来不会和余沛宁她们一样让着老太太什么的,实在的同时,恰好她技术又还一般,很少去算牌等等,不会因为真的打就总是赢,打得老太太没有游戏体验感,所以老太太一起打牌的翻牌子首选就是白芙蓉。
白芙蓉虽然会打麻将,但是没有特别喜欢,过了几天除了练武那一个时辰就是打牌的日子,已经打得看到牌就眼晕,自觉都有点腰肌劳损了。
很快到了腊八。
腊八差不多是过年前最重要的节日了,加之离家一年的老太太归家,国公府内早就在筹备今日家宴了。
老太太据说还给世子去过信,叫他反正准备腊月初回府了,何不干脆再早两日,初九回来的话,岂不是刚好错过了家宴?
世子那边则回,说回府的日子是莫神医按照他的八字和历相测算的,腊月初九就是宜归家见亲的近期唯一吉日,世子的命都靠是无为道人和莫神医师徒保了这么些年,老太太和国公爷他们自然无话可说了,老太太也只能在打麻将的时候抱怨了两句。
不过今日腊八还有个新八卦,太太廖巧云娘家的远房侄儿,名叫廖楷的,要来家里过腊八。
这个远房也是真的很远,只将将没有出五服罢了,一般到这种程度,已经只算是同宗同族了,白芙蓉也有些好奇:那怎么又有了联系了,因为知道国公府发达,自己找上门儿来的?
但是也不至于啊,国公府家大业大,同族同乡上门上打秋风、求赞助的也不少,每年官员年考前后的日子,车马房的马匹车辆都停不下,以至于会将外面铁狮子胡同都给堵了起来,巅峰时候礼房一日里登记收礼的册子都能写出一本来。
但那些远房的三亲六戚和来找门路的人一样,一般都是由当家夫人看情况处理就是了,若是那等不着调的或是没什么亲戚关系的,就打出去或委婉请走了,若有些亲缘的,或者封一包银子作为襄助,或者给一张拜帖让去找谁谁也就是了,可很少直接请回家里参加家宴的。
夏云晃晃脑袋:不是,我也搞不清楚,据说是三公子在国子监的同窗。和三公子年龄相仿,但十分有才、人材也是极好的,虽不是在南方文风最盛的几省内,但在乡试中就已是解元了!
据说三公子说,国子监里的先生都极为看重这位廖公子,同窗里也皆为叹服,都称其又状元之才!
搜嘎,原来是远房亲戚里值得培养的潜力股啊,理解了,白芙蓉点点头:哦哦,弄不清就算了,反正我们也是要男女分席的,也见不到。
今年腊八特别热闹,各府里都过得比往年喜庆,还因为永定帝最近似乎觅着良医,身体和精神头看着都振奋了不少,这大半年来大朝会都经常以病免的皇帝,腊八当日在京城万民楼登高欢庆、与民同乐,内宫则由殷贵妃一贯代行皇后之责,举行腊八宫宴。
只七皇子郑渝因虐杀宫婢、屡教不改,宫中的宫婢除了少数的掖庭罪奴之外,也都是良家子出身,甚至有小官宦之家的女儿,久而久之实在捂不住,被一位宫婢的弟弟敲登闻鼓闹了出来,七皇子现在还在一月的禁足期之中,未能陪伴皇帝参与腊八盛会。
传说中殷贵妃前几日都在为七皇子求情,言说皇子已知错悔过了,还抄了往生经替宫婢们祈福,只希望在这种皇上施恩于民的场合能让七皇子随同,但永定帝却觉得七皇子愈加暴戾都是往日宠溺太过,每次责罚总因为贵妃求情,最后都不了了之,这次坚持不允,殷贵妃就因此与皇帝置了气,自己也不和永定帝同往了,宁愿自己在内宫内接见命妇们。
为了这次腊八盛会,内膳房聚拢了许多人手前后忙活了数日,以皇觉寺的庙前净井神水为原材料,熬了18大桶的八宝粥,由皇帝亲自从每桶乘出第一碗后,再由近臣和内监们一碗碗全部分给民众,为万民祝祷送福。
也因为白日里有皇家的活动,威国公府的腊八家宴就是晚宴了,府内客房都已备好,近亲的宾客们今晚可就在国公府内歇息一夜,明后日再返家。
腊八家宴男女宾各在一处院子的前厅和后厅,入口都是各分各的,先是分食腊八粥,以威国公府的地位,国公爷这里自然也分到了皇上亲手乘的18碗腊八粥的一碗,先在男宾那边由国公分给国公府直系的国公、二公子、三公子三位男丁后,又由积年的忠心老仆传到女眷这边,端过来就只剩小半碗了。
女眷这边有资格享受这御赐福粥的,也就只有老太太、太太、余沛宁三人。
尽管要先三跪九叩的谢恩,白芙蓉偷看看着那粥估计也是冷了再热的,又是大锅熬煮卖相看着着实一般,也不怎么新鲜,看着又稠又浊还有点脏脏黏黏的感觉,如果让她喝她可不想要,但是余沛宁三人脸上还是或多或少带出了骄傲、荣耀的神色。
而妾室们之中,就连一向因为多年有宠、有子傍身而显得底气十足、对许多事情不放在眼里的孟姨娘,今日似乎身体也有些不舒服,脸色发黄,保养得宜的脸上眼角的细纹变得明显了些,大概病中脆弱,眼中也有了依稀的落寞。
恋耽美